综述与评论

  • 基于溯源图分析的高级持续威胁检测技术综述

    张;杨晓帆;

    全球高级持续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APT)以其高度组织化、隐蔽性强、长期潜伏和跨平台协同的复杂攻击模式,对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提出严峻挑战。在APT攻击过程中,溯源图能够通过多源数据融合与图结构分析,有效捕获攻击者遗留的蛛丝马迹,对APT攻击检测具有重要帮助。聚焦基于溯源图分析的APT检测技术,对近期国际高水平期刊和会议的工作进行了总结。首先对APT定义、生命周期及当前我国面临的APT攻击现状进行描述;随后,将基于溯源图分析的APT攻击检测方法分为基于传统技术和基于学习训练的方法进行具体介绍和总结,对比优势和局限性,并总结和讨论该领域未来展望,指出将传统方法与学习模型融合研究是未来重要方向,为该领域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5年08期 v.44;No.580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基于内核指令检测技术的勒索病毒防护研究

    靳京;

    勒索病毒的核心和本质是对数据的加密操作,其在内核指令级的序列特征相对固定并有规律可循。对典型加密算法核心指令的基础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建模,形成基于特定CPU体系架构的典型加密算法汇编语言指令集。同时,采用基于Trie的递归行进算法对内存中指令代码序列进行动态解析分析,对运行中的加密算法指令及其序列特征进行匹配检测,可对典型加密算法核心操作实现指令级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从而提高对勒索病毒攻击过程中防护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验证明,在某ARM架构平台中对使用特定加密算法指令的勒索病毒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2025年08期 v.44;No.580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烟草商业企业工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建设研究

    王晔;万佳蓉;荆琛;钟湘琼;

    随着商烟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物流配送和烟叶复烤使用了大量的工业控制系统,就如何将商烟工控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建设落地,首先分析了商烟哪些系统是工控系统,给出工控系统的类别,然后从“分层分区、安全组网、边界防护、综合管控”层面提出网络安全防护建设要点,并给出了安全建设示例,为商烟企业工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建设提供思路。

    2025年08期 v.44;No.580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移动警务端边扩展类终端可信防护方案研究

    赵荣辉;王志宇;苏禹;

    针对移动警务端边架构中扩展类智能终端可信防护难题,提出一种创新的可信防护策略和度量方法,基于可信计算、密码学等技术,以边缘网关物理可信根为基础构建扩展终端可信信任链,实现对扩展终端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可信度量与防护。经实际案例验证,该方法有效解决了扩展终端可信防护技术瓶颈,显著提升了多形态终端安全管理效能,满足公安及相关行业对移动终端安全可信的严格要求。

    2025年08期 v.44;No.580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大数据与数据技术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地理大数据知识图谱构建及安全应用

    刘颖;李勇;

    地理知识图谱因其结构化和可解释性等优势,在基于地理知识的复杂任务的推理与认知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其构建过程通常费时费力且成本高昂,严重制约了实际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智能体的自动化构建方案,旨在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地理知识图谱生成。该方案利用大语言模型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和代码生成能力,通过设计针对多源异构地理数据的自动解析与处理流程,并通过引入基于推理的自动反馈与检查机制,显著提升了执行成功率。进一步,讨论了该知识图谱在城市安全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研发能够自主完成地理知识图谱构建的系统,为地理知识图谱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为城市安全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2025年08期 v.44;No.580 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知识图谱与本体驱动的数据建模框架

    徐睿;刘金;冯志;张雅勤;董伟;

    针对传统数据建模方法在处理多维动态关系和异构数据集成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与动态本体驱动的数据建模框架。该框架利用知识图谱灵活表达实体及关系的优势,结合动态本体提供的语义约束,通过实体识别、属性和关系自动映射等技术,将语义信息有效转化为结构化数据模型,提升数据建模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水平。案例分析表明,该框架可广泛适用于复杂数据结构的语义表示、自动化知识抽取及跨系统的数据融合,展现了良好的通用性和应用价值。

    2025年08期 v.44;No.580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数据治理

  • 《电子商务协议》文本下我国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检视与完善

    何云富;赵庆超;

    WTO电子商务谈判的目标是在现有的协定与框架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国际电子商务规则。2024年7月6日,电子商务谈判达到了新的里程碑,达成了一个稳定的《电子商务协议》文本。《电子商务协议》文本中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围绕着个人数据保护和例外条款构建,以协同治理为理念,流动性优化为准则,限制流动为例外。我国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平衡发展与安全的理念能够与《电子商务协议》文本的建构理念相契合;我国数据存储本地化和数据出境制度能够满足《电子商务协议》文本个人数据保护条款和相关例外条款的规定,数据跨境流动规则能够与《电子商务协议》文本相协调。但是,需要对国家重要数据目录进行改进和完善。

    2025年08期 v.44;No.580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敏感个人信息的界定与处理路径完善

    朱鸿静;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尤其是敏感个人信息的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虽然对敏感个人信息进行了专门规定,但在实践中仍面临判断标准的模糊性、处理规则的不确定性等诸多问题。对此,可以在平衡数据要素流通与个人权益保护的基础上,完善敏感个人信息的精准界定与差异化处理规则。具体来说,在界定方式上,借鉴域外立法经验,提出以法定标准为基础兼采多元因素准确认定敏感个人信息,并引入场景理论;在处理规则上,细化敏感个人信息处理的前置条件,构建场景化的知情同意规则,鼓励行业自治,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025年08期 v.44;No.580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我国数据产业结构及发展情况研究分析

    李哲行;曾建;魏伟;魏贝;王萍萍;

    我国数据产业培育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数据产业的概念内涵及细分产业构成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在深入分析总结当前关于数据产业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数据产业概念进行了探讨,并对数据产业和大数据产业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研究。其次重点围绕数据产业结构划分,将数据产业分为数据核心产业和数据支撑产业,并对各项细分数据产业作了简要剖析,发现两大类产业相互支撑发展的“双螺旋”结构特点。最后对我国当前数据产业园建设及产业政策推行情况和面临问题做了梳理分析。

    2025年08期 v.44;No.580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计算法学

  • 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起诉顺位的现状检视与优化路径

    刘栩;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虽然对能够提起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作了规定,但并未明确各起诉主体之间的顺位。这将会导致起诉顺位不明与谦抑性原则相冲突、诉讼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以及无法实现最佳诉讼实效等一系列潜在问题。为此,通过诉讼经济原则与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的衡量,应将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组织/由国家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置于第一顺位,检察机关置于第二顺位;并构建社会组织诉讼激励机制,促进不同起诉主体之间的相互协作,合力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的司法救济功能的实现。

    2025年08期 v.44;No.580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行业应用

  • 基于SCADA的风电数据分析平台设计与实现

    王芯;徐颂;冷柯;

    我国新能源近年发展迅速,风电已成为了目前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大数据分析在风电智能化领域逐步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风电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CADA)系统重新进行架构设计,搭建了一套基于SCADA的风电数据分析平台,将数据进行归类、采集、传输、预处理、存储。平台将风电数据进行重新定义,从多个维度对设备及系统进行实时评价,同时引入多元状态估计技术验证了平台可以对模型的性能指标有更好的提升。该研究旨在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故障预警及操作指导,建立具有新型能源体系的智能管控平台,进而提高风电场的运维效率和可靠性。

    2025年08期 v.44;No.580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